发布时间:2022-09-05浏览次数:770
中新网8月7日电 据最高法微信公众号消息,近日,最高法按季度对外公布2023年上半年人民法院司法审判工作主要数据。2023年上半年,全国法院新收各类案件1696万件,同比增长11.01%;审结案件1526.2万件,同比增长9.65%;未结案件453.6万件,同比下降4.45%。
全国法院落实最高人民法院党组关于清理积案的决策部署已见成效,刑事案件已结案件同比增长7.36%,未结案件同比下降 8.64%;民事案件已结案件同比增长7.76%,未结案件同比下降4.34%;行政案件已结案件同比下降2.53%,未结案件同比下降2.06%。
诉前调解及立案工作情况。全国法院坚持“抓前端、治未病”,有力践行“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诉前调解实质性化解矛盾纠纷功能凸显,诉前调解质效持续提升。全国法院诉前调解纠纷770.7万件,占诉至法院纠纷量的36%,同比增长41.5%,调解平均时长13.9天。其中,499.6万件调解成功,同比增长51.2%,当事人自动履行率达94.6%。人民法院调解平台“进乡村、进社区、进网格”工作深入推进,10.1万家基层治理单位与人民法庭进行在线对接,就地解决纠纷91万件,是去年全年总量的近3倍,100多万件纠纷在村、社区、街道得到有效化解。进一步方便人民群众行使诉权,网上立案705.8万件,同比增长18.95%,平均每分钟有119.5件案件“网上立”。二审网上立案试点工作稳步推进,16个试点地区共收到二审网上立案申请9.8万件,平均立案周期21.6天,较过去缩短77.7%。
刑事案件审判情况。全国法院认真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依法惩治各类犯罪, 坚决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确保社会大局稳定,保障人民安居乐业。审结刑事一审案件54.5万件,同比增长10.88%,平均办案用时同比减少5.11%。刑事一审服判息诉率为88.68%,同比上升2.61个百分点;刑事一审裁判被改判发回重审率为1.65%,同比下降0.22个百分点。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罪犯占85.31%,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罪犯占8.73%,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得到有效落实。
民商事案件审判情况。全国法院充分发挥民事审判定分止争、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职能作用,积极主动融入社会综合治理。审结民商事一审案件805.3万件,同比增长7.90%。民商事一审服判息诉率为89.81%,同比上升1.16个百分点;民商事一审裁判被改判发回重审率3.35%,同比下降0.37个百分点。充分利用家事调查、家事调解、心理疏导等家事审判改革机制创新,依法妥善审理离婚、抚养等各类家事案件,审结一审婚姻家庭、继承纠纷案件108.3万件,同比上升23.19%。切实加强劳动者权益司法保障,审结一审劳动人事争议案件26.8万件,同比上升12.96%。随着网络融资租赁趋向消费化、多样化,“名为融资租赁、实为借贷”情况愈发普遍,导致融资租赁纠纷大幅增加,新收一审融资租赁合同纠纷5.7万件,同比增长29.83%,目前各级人民法院正在不断加强网络融资租赁纠纷司法应对。海事审判与国际经济秩序变化、格局调整关系日趋密切,审结一审海事海商案件7430件,同比上升10.43%,涉外海事案件涉及105个国家和地区,表明我国与全球主要经济体之间的经贸联系稳定。受现代航运业经营模式变化、跨境电商蓬勃发展以及疫情过后商品贸易流通强劲复苏等综合因素的影响,货运代理合同纠纷和货物运输合同纠纷案件增幅明显,新收案件数量同比分别上升49.78%和18.58%。
行政案件审判情况。全国法院坚持能动司法,推动行政纠纷源头解决、综合治理,诉源治理成效显著。审结行政一审案件13.2万件,同比上升2.11%。行政一审服判息诉率为43.03%,同比上升6.76个百分点;行政一审裁判被改判发回重审率7.29%,同比下降1.15个百分点。充分发挥司法保障民生作用,审结劳动保障类行政案件1.2万件。最高人民法院聚焦“行政案件上诉率高、申诉率高”开展专项调研,召开全国高级法院行政审判庭负责人电视电话会议,有针对性地部署应对措施,目前各项具体整改措施正在积极稳妥推进中。
知识产权案件审判情况。全国法院服务保障科技创新、维护市场公平竞争力度不断增强,知识产权司法服务高质量发展作用进一步凸显。新收技术类知识产权民事一审案件1.2万件,同比增长33.4%,审结9916件,同比增长18.4%。大量知识产权纠纷通过调解解决,多元纠纷解决机制日趋完善,纠纷实质性化解持续加强,知识产权民事一审案件调解结案 2.3万件。依法适用惩罚性赔偿制度,在139个案件中适用惩罚性赔偿,最高判赔2000万元,显著提高侵权违法成本。
环境资源案件审判情况。全国法院深入贯彻预防性司法理念,以审判为抓手,注重环境资源司法审判的社会引领作用,以案说法、以案释法,努力实现“办理一案,教育一片”的社会效果,持续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治理成效逐步显现。新收环境资源一审案件11万件,同比下降7.9%,刑事、民事、行政案件均比去年同期有所减少。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在应对气候变化、实现“双碳”目标方面加强司法保障,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提供司法服务的意见》,就依法促进产业结构深度调整、助推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推进完善碳市场交易机制等内容作出规范。
执行工作情况。全国法院持续推进执行难综合治理、源头治理,不断提升执行质效,努力兑现人民群众胜诉权益。新收首次执行案件500.4万件,同比增长13.48%,执结422.9万件,同比增长12.91%。执行到位金额达1.2万亿元,首次在上半年突破万亿大关,同比增长23.03%。强化立审执融合,办理保全案件167.2万件,同比增长39.08%。最高人民法院进一步加强与自然资源部、公安部、建设银行、工商银行、民航等部门的沟通协调,执行联动取得实效,恢复执行案件109.9万件,同比增长20.11%。司法网拍成果丰硕,有效支持市场流通、市场恢复和经济复苏。上半年司法网拍各方面数据全面增长,其中上拍65.4万件,同比增长55.62%,成交19.4万件,同比增长34.31%,成交金额1981.5亿元,同比增长22.69%,成交率达68.36%,同比增长6.87个百分点,节省佣金56.7亿元。 【编辑:唐炜妮】
连日来,四川成都因大运会的到来而欢腾,成为一座逐梦之城。
作为此次大运会城市侧城市文化活动的重要点位,宽窄巷子历史文化街区持续举行“美丽四川 大运有我”兄弟市州共迎大运文化交流活动,以“一馆一展一秀一市”形式,牵手兄弟市州推出“遇见天府”精品非遗馆、“遇见天府 大运相框看四川”主题摄影展、“遇见天府 大运舞台”演艺秀场、“遇见天府市集”4大特色活动,打造可见可感可触可带走的巴蜀文化旅游长廊。
在宽窄巷子东广场,“蓉宝”形象的大运主题装置吸引了不少游客打卡互动,“遇见天府 大运舞台”演艺秀场演绎着不一样的精彩,金钱板、萨朗舞、羌笛……市州主题日秀出了各自的风采和魅力。“通过宽窄巷子这一文旅推介窗口,我们不仅要让更多人知道成都,推窗可见的四姑娘山,也邀请‘追峰人’亲自去走一走瞧一瞧。”作为活动参与者,四川阿坝州四姑娘山景区相关负责人说。
目光聚焦到宽巷子1号和2号院落,这里俨然一座四川非遗文化研习所。“遇见天府四川非遗精品艺术展”在这里集中展示四川各市州的风物民俗、非遗技艺,非遗传承人们携棕编、竹编、漆器、蜀绣、羌绣、藏绣等137件精选佳作亮相,还不定期开展非遗体验活动。“大运相框看四川”市州主题摄影展则以“蓉宝”手持胶卷为创意,随着胶片的徐徐展开,四川各市州的人文名胜、自然生态、景观风光轮番登场。
“大运会举办带来的人气和流量,对文旅行业来说既是机遇,也是对接待能力和服务品质的巨大挑战。”宽窄巷子景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为持续完善和提升服务水平,宽窄巷子历史文化街区停车场、服务中心、夜间灯光照明等硬件设施在大运前已全面升级,街区垃圾桶、指引牌、广告位等也全部采用新VI体系,更直观、更易懂、更成都。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张艳玲 【编辑:付子豪】